张凤荣:行使两个职责,亟需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系统分类

添加时间:2019-04-28 作者: 来源: 添加人: admin

    一、编制自然资源系统分类背景意义

    (一)自然资源部职责

    中共中央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组建自然资源部。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

    主要职责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负责测绘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等。

    (二)部门分工和学科分化,存在多种自然资源分类,各成体系

    宪法第九条列举的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有: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其中不包括耕地等其他自然资源。从自然学科分类来看,有植物分类、土壤分类、森林分类、草原分类、动物分类、果树分类、作物分类、岩石与矿物分类、土地分类、土地利用分类等等。无论是根据国家进行自然资源调查的工作需要,还是根据科学研究需要,各种自然资源的分类,都会依据各自然资源的发生(形成)过程、发生(影响)因素和属性,进行具体类型的划分。这些自然资源在发生过程,特别是发生(影响)因素上有些交叉重复是很自然的,甚至某些性质上也是相同的。比如,同一地区(气候与土壤条件相同)的森林,被开垦为耕地,就成为耕地,被开发为草场则成为草地(欧洲常见),而有的还保留为林地;那么,这里虽然有耕地、林地、草地三种自然资源类型,但形成它们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是相同的。然而无论是耕地分类,还是林地、草地分类,都将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作为分类指标,以使自己的分类系统自成体系。但从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工作要求来看,如果分别调查,必然会造成交叉重复调查,如在土气候、地形和土壤等条件上的重复调查,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 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统一自然资源的调查制图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地理信息技术为我们处理同一空间的各种属性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将同一空间的各种属性叠加在一起,形成多重属性的多边形。我们可以根据多学科知识,完成对这个多边形内的自然资源的综合评价,服务利用规划;也可依据各学科自己的分类体系,编制各类自然资源类型图。

因此,今天,我们可以将所有自然资源,无论是其发生(影响)因素,还是自身的属性,分解成单一要素,构建一个统一的而且不重不漏的自然资源分类要素体系,对这些单一要素进行调查制图。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调查工作量,满足自然资源评价、利用规划和监测的工作要求,还可以满足各学科编制自然资源类型图的需要。

    因此,构建自然资源系统分类,即一个基于GIS技术的用于自然资源调查的工作分类体系既是统一资源资源调查规划监管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编制自然资源系统分类的工作思路

    (一)组织编制自然资源系统分类的工作班子。

在自然资源部调查监测司的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分类专家和大学、科研机构的有关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学科的分类学专家,成立编制自然资源系统分类工作组。

    (二)辨析各自然分类体系中的重叠部分,解析统一自然分类分类指标。

自然资源系统分类工作组,各学科专家介绍各自然资源分类系统,共同讨论分析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中的各种分类指标(要素),总结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中的重叠要素,提出统一自然资源分类的分类指标体系(保留的要素/指标)。

    (三)提出自然资源系统分类框架,分工完成亚类的细分分类。

    将提出统一自然资源分类的分类指标体系(保留的要素/指标),根据先宏观(地理)后微观(地貌)的原则放置的不同的分类阶层,形成多阶层的自然资源系统分类框架。然后根据自然资源系统分类编制工作组的专家特长,分工完成自然资源系统分类框架中各亚类的细分分类。

    三、自然资源系统分类初步设想

    1.原生资源:源自于地球自身的资源,包括:1.1气候资源:降水量、气温、积温…… 1.2矿产资源:金属矿、非金属矿……1.3岩石资源:1.3.1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1.3.2沉积岩:石灰岩、砂岩、页岩……1.3.3变质岩:片麻岩、板岩、大理岩……1.4土壤资源:包括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盐分含量、砾石含量、岩石露头度……

    2.次生资源:在地球表面上,由原生资源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类资源,主要是生物资源,包括:2.1林草资源:2.1.1林(乔木林、灌木林等)2.1.2草2.1.3果……2.2作物资源: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2.3动物资源:包括禽类、兽类、鱼类……2.4水资源(大气降水再分配下形成的河流、湖泊、地下水等);2.5土地利用/覆盖:在气候、地形、土壤等资源要素的基础上,人类开发利用形成的地球表面各种人为自然综合体,如耕地、林地、草地等。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服务于陆地自然资源调查的基础调查,其调查成果上叠加以上自然资源调查成果,构成了三维的自然资源属性。

    四、自然资源调查制图及其成果应用

    (一)分自然资源分类要素(指标)的调查制图

    不再根据过去国土、矿产、建设、森林、草原等部门的分类进行调查,而是对各自然资源分类要素(指标)进行调查制图。但要素调查工种任务,要考虑过去国土、矿产、建设、森林、草原等部门调查工作范畴和特长进行分工。各自然资源分类要素(指标)调查制图采用统一的GIS平台。

    (二)自然资源分类要素图的政府部门应用

    调查形成的自然资源要素图,自然资源部通过叠加分析,综合评价可以用于其国土空间规划;农业农村部通过叠加分析,综合评价可以用于农业区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林业草原局通过叠加分析,综合评价可以用于森林保护与开发、草原利用与保护等;各部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其业务管理的有关自然资源数据,形成部门调查、监测、规划和监测信息系统。

    (三)自然资源分类要素图的科研应用

    调查形成的自然资源要素图,专家学者可以用于编制自己学科的自然资源类型图。如气候专家通过叠加分析,编制气候资源图、种植制度图;土壤学家通过叠加分析,可以编制(实用)土壤类型图;林业专家可以通过叠加分析编制森林类型图;草原专家可以编制草原类型图;土地分类专家可以编制土地类型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