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0日,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主题为“城乡均衡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专家座谈会。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Michael Klaus和Karl Spindler先生,中德合作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培训中心袁普华主任,四川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赵涛副主任、李何超研究员,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主任郧文聚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吴克宁教授,首都经贸大学王德起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张凤荣教授、朱道林教授、艾东副教授和部分研究生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首先进行主题发言环节, Klaus介绍了德国的空间规划体系,以教育资源和政府机构的空间布局为例,重点讲解了德国空间规划与布局引导城乡均衡发展的实践做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建议。Spindler介绍了德国乡村振兴规划的具体内容和编制程序,着重强调了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和均衡财政投入的理念。李何超研究员基于四川省乡村振兴试点的实践,总结分析了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在主题发言的基础上,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会议认为,中国的城乡均衡发展和乡村振兴特色突出,理应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时代发展之路,同时也应广泛借鉴国际上一些共性的做法,特别是学习借鉴德国空间规划的实践经验;会议指出,综观我国乡村衰败的主要影响因素,人是衡量城乡发展是否均衡和乡村振兴成败的关键因素,城乡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和乡村振兴规划的时空布局都要基于广泛的民意调查;其次,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要注重发掘乡村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产业留人,以产业兴村;同时,城乡均衡发展和乡村振兴要注重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按照规划先行、精准施策、适度集中的总体要求,以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模式促进乡村振兴,效率优先,兼顾均衡发展。
最后,座谈会号召,作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主体,重点实验室和高校要主动担当作为,在全面落实国土资源“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的进程中,更加注重城乡均衡发展和乡村振兴科学问题的研究,着力把握乡村振兴的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规律,为科学构建乡村发展的内在体制、机制提供支撑。